登录/注册查看更多内容

躁动中保持冷静,波动中深挖个股

2021-01-31

躁动中保持冷静,波动中深挖个股

一、宏观视角

从主要的经济数据来看:12月的PMI数值虽然绝对数环比上个月略有回落,但是考虑年底季节性因素以及部分省市拉闸限电对生产活动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个数值反映中国经济依旧处于强劲复苏中,而且这种复苏显得比较健康,更具持续性:1)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间缺口在拉大,说明需求对供给的牵引还在加强;2)购进指数大幅上行说明产出缺口在加大,后续生产再投资、产能扩张势在必行;3)库存指数掉头下行,反映在生产受限情况下,企业部门进入被动去库存的健康状态;4)结构上,汽车、计算机、装备制造以及高新技术行业PMI指数继续处于高位,也再次说明本轮经济复苏引擎发生转换,相比前两轮基建与房地产投资拉动的复苏会更具持续性;
从金融数据看,12月信贷总量高增,结构优化。在较好的盈利预期下,制造业融资需求与政策形成共振。社融数据偏低,主要受非标、外币贷款和债券融资拖累。信用收缩的速度整体偏快。2021年流动性环境的方向大概率是货币供给回归中性,金融政策相对偏紧,信用环境逐步收缩。
最后,从12月的宏观数据来看,1)中国2020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5%。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3%。都好于市场预期;2)12月工业投资同比大幅增长,拉动全年增速转正。地产行业景气仍然较好,商品房与住宅销售增速仍在高位,新开工面积出现提速;3)社零总额增速出现回落,必需消费品与可选消费品内部从前期同涨同跌转变为涨跌互现。消费的回补已经逼近常态;4)从出口数据看,12月出口继续环比上行5.2%,延续强势。结构上,机电产品出口快于整体,12月同比增速为23.1%;通用机械设备出口环比大增19.1%,欧美工业部门活跃度可能正在起来;手机和电脑类同比增速分别为18.1%、34.6%,延续需求景气状态;总的来看,经济仍处于强有力的复苏趋势中。出口和制造业投资仍然是结构上的亮点,且未来一段时间的表现仍然值得期待。


二、政策观察

近期我们看到一系列针对地产的政策出台,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加强了对于地产的调控政策,另外,去年12月底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银行针对地产行业开发贷与按揭贷款限额管理制度,要求相关超标银行在给定过渡期内回归达标水平。这个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以及系统的信用扩张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最超预期的在于首次明确在制度中把居民按揭贷款设定了比例限制。
我们认为该制度颁布,符合我们一直强调的2021年货币政策及贷款信用监管会凸显结构性特征的判断,即信用收缩是结构性收缩,总量平稳略降,贷款资源将更加向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进行转移。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年的稳杠杆,是通过定向降杠杆去实现的,宏观政策秉持的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原则,对应到经济运行以及股票市场,也必将呈现出部分领域和行业的异军突起,部分行业的趋势下降,我们应该不会再度遇到2018年那样的全局性信用紧缩,股票市场也将继续保持结构分化态势,总体指数运行大概率是有惊无险。


三、月度观点

截至上周大部分基金披露了20年四季报,从结构上来看,白酒、化工等行业持仓市值明显提升,分别上升2.8和1.5个百分点,而传媒、医药、电子占比有1个点以上的下降。目前电气设备、白酒和医药的超配排名靠前,而以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低配明显。另外,去年4季度基金总体仓位也有一定抬升。近期我国疫情再起波澜,石家庄疫情牵动人心、北京上海等地也再次发生零星疫情,对于国内散发疫情的控制我们相对乐观,毕竟积累了丰厚的应对经验,且疫苗也在持续推进。
近期港股市场表现优异,年初以来恒生指数涨幅接近双位数(截至1月27日),领跑全球主要股指。这也基本符合我们年度策略报告中的判断。从基本面的角度,随着疫苗持续推进和美国总统换届完成、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通过,美欧等海外主要经济体复苏预期持续升温,加上国内经济确定性的向上修复,港股相应公司的盈利恢复具备坚实的基础。估值方面,尽管部分龙头及新经济公司估值不低,但整体港股市场估值仍属合理,不乏一些A/H明显折价的港股公司。最为重要的一点,资金角度近期大量的新发基金具备港股通投资属性,且海外资金也有望加大对于以港股为代表的大中华区投资比例。短期几个因素共振下,近期港股指数出现一波拉升。尽管我们看好港股全年尤其是相对于A股的表现,但短期一窝蜂式的南下资金推动型上涨还是存在隐忧。港股是一个机构主导、多空交织的复杂市场,建议投资者把握价值重估和新经济阿尔法两条主线索,专注于个股的盈利确定性和估值性价比,从长计议,深挖个股。
本月A股市场波动加大,风格也较前期有显著的变化,这也与我们之前“极致分化难以持续”的观点相吻合,市场会逐步回归基本面和各自的性价比。展望下阶段市场:首先,中游制造业仍然是我们重点看好的方向。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新兴产业的技术迭代在加快,比如最近讨论比较多的新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演进等。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在创新的推动下出现变革,比如智能驾驶的进步对传统乘用车行业的影响也在不断发酵。对于这些变化,我们会继续从产业视角去做好前瞻性的研究;其次,目前为止已经公告业绩的几家银行四季度业绩普遍超预期。从宏观背景,经营趋势,以及板块估值来看,大金融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第三,上游资源品和顺周期行业中龙头公司的修复已经棋至中盘。下阶段我们会做好跟踪,根据对基本面和估值的判断筛选高性价比品种;最后,我们会加大研究力度,评估前期由于大小市值风格分化而跌下来的部分优质中小市值个股的逆向买入机会。总体而言经济当前仍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酝酿期,中游制造业的优质标的,尤其是未来几年符合产业趋势的领域、景气度较好的赛道、增速相对确定的企业,将成为这一轮经济启动的主线。


登录/注册

登录/注册

合格投资者认证

下一步

我已阅读并同意观富资产《用户服务协议》
本人承诺符合特定的合格投资者条件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阁下如有意了解私募投资基金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
1. 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2.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3. 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4. 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

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确认为合格投资者,方可进入页面获取私募基金相关展示信息。
(本站所有信息仅供一般性参考,本站介绍的信息及资料并非旨在为任何投资者或第三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站及其所包含的信息未经观富资产书面同意,任何个人或实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披露,复制或转发给任何其他个人或实体。)

重要声明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阁下如有意了解私募投资基金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

1、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3、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4、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

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确认为合格投资者,方可进入页面获取私募基金相关展示信息。

(本站所有信息仅供一般性参考,本站介绍的信息及资料并非旨在为任何投资者或第三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站及其所包含的信息未经观富资产书面同意,任何个人或实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披露,复制或转发给任何其他个人或实体。)

我已阅读并接受 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