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本月,万众瞩目的第14届珠海航展正式举办,其中诸多亮点值得回味。来自43个国家及地区的740多家海内外防务企业参展,主场作战的中国军工企业及科研院所通过本届航展,向广大海外用户和观众们呈现了种类繁多、用途多样、体系健全、性能不俗的各型武器装备。
与此同时,在印尼巴厘岛举办的G20峰会如期举行,中美两国领导人会面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俄乌冲突、台湾等均在讨论范围内。
军工板块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目前市场对其存在一定分歧,我们希望通过本篇月报,来梳理军工产业投资机会的持续性以及确定性。
首先我们来探讨军工行业的确定性。毋庸置疑的是军工发展具有紧迫性,属于政策持续支持的领域。
过去四十年左右的时间,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全球经历了一段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融合蜜月期,而当前世界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中、俄提供低价制造、资源的稳定体系正在打破,本身长周期维度全球经济也处在这一轮康波周期的尾声,新的增长引擎仍在酝酿。
存量竞争的格局下逆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上新冠疫情这三年的肆虐,使得全球地缘政治充满不确定性,俄乌冲突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估计也不会是唯一一个。在这个大背景下,无论对于短、中、长期,发展军工行业的意义都是重大的。
当前形势下,我们国家提出发展与安全并重,而军事安全显然位列安全的重中之重。我们看到,本月习主席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时强调,全军要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加快提高打赢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
与此同时,军工行业的特点是生产销售自成一体,并且以内需为主。除在产业链内部的不同环节进行利益分配外,军工与其它行业的关联度并不高。总体来看,国防和军工装备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以及行业的大逻辑、长逻辑,将持续加强行业的确定性,吸引产业和投资领域更为广泛的和更为持久的关注。
图:中美军机实力对比
其次也是很多投资者更为关心的板块持续性问题。
第一,我国武器装备步入换代升级的产业化阶段,这一点是军工产业发展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20系列”航空装备,将持续拉动整机和配套产业链不断升级;
表:航发产业链持续扩产
第二,新需求不断涌现,举个例子,在空间应用方面,我们在持续加快建设随遇接入、高速互联的卫星通信系统,全域感知、全球覆盖的卫星遥感系统,全球连接、按需服务的卫星导航授时系统,这一系列新生事物给传统军工企业带来新的需求空间;未来,航天强国战略将以航天重大工程为牵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大力发展空间技术与系统,在航天科技探索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航天强国高质量发展。
第三,随着军民融合持续推进,很多企业开始发展民用业务,也有优秀的民营企业进入军工产业链。我们看到近年来国有军工企业的机制、激励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多家军工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有效提升激励机制和业绩释放的动力。而民营企业随着自身技术实力的增强,也逐步渗透进入原先国企主导的部分产业链。如在军工半导体领域,两者的融合趋势越发明显。
军工产业的持续性和确定性,亦体现在其业绩的稳定性上。
2022Q2 我们测算8家下游主机单位合同负债金额合计 903.2亿元,环比增长186.7%,而截至 2022Q3,主机单位合同负债金额为 723.9亿元,仅下降 19.85%,显示订单充足。大额订单落地将带来未来3-5年市场空间扩充和全产业链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第一、前二和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023.8亿、2377.2亿和 3699.2亿,同比增长13.7%、9.1%和11.5%。
展望未来,下游终端成熟型号爬产+新型号转批产带来市场空间扩容。从利润率的角度中上游通过协作协助主机厂打通产能瓶颈,规模经济带动利润持续兑现。20Q2以来,国防军工板块销售利润率从6.45%提升至 22Q3的8.06%,展望未来,全产业链产能释放+产品谱系化(如航空发动机)发展,带来的成本费用优化和再生效率提高,有望继续带动利润兑现。
表:军工细分板块收入和利润情况
总结而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军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十四五期间,行业的成长性和长期发展高确定性正持续得到验证,投资主线也转向产业和基本面驱动为主导。同时国企混改正明显提速,优秀的民营企业也不断涌现,军工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贝塔中亦有不少阿尔法的机会。
展望2023年乃至整个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各细分领域的长期成长性值得关注,军工信息化、武器弹药耗材、装备升级换代等长赛道和高景气的产业链中将涌现一批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
END
—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阁下如有意了解私募投资基金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
1. 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2.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3. 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4. 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
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确认为合格投资者,方可进入页面获取私募基金相关展示信息。
(本站所有信息仅供一般性参考,本站介绍的信息及资料并非旨在为任何投资者或第三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站及其所包含的信息未经观富资产书面同意,任何个人或实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披露,复制或转发给任何其他个人或实体。)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阁下如有意了解私募投资基金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
1、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3、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4、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
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确认为合格投资者,方可进入页面获取私募基金相关展示信息。
(本站所有信息仅供一般性参考,本站介绍的信息及资料并非旨在为任何投资者或第三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站及其所包含的信息未经观富资产书面同意,任何个人或实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披露,复制或转发给任何其他个人或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