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查看更多内容

出口“新三样”之电动车与锂电

2023-04-30

外贸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与消费、投资并称为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根据海关总署统计,美元计价下,2023 年3 月我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速为14.8%,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今年一季度总体来看,面对外需减弱的挑战,出口中的增长新动能亮眼,其中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高整体出口增速2个百分点。这几个资本市场已经熟知的 “碳中和”驱动的新能源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代表。本篇月报我们来探讨一下“新三样“中电动车和锂电池产业链当下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的趋势做出预判。

4月中下旬的上海车展继续验证了中国乘用车行业的三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加速提升:从供给端来看,此次上海车展的参展车型中,供给端传统燃油车已经基本没有重磅新增车型。车企的重心在混动、增程和纯电等新能源车。绝大多数车企都同时在新能源战略持续加码,一方面加速原有品牌未来新车的全面新能源化,另一方面加速推出更多新能源子品牌;从需求端看,上海车展的人流量的重心基本都在新能源车展馆;第二个趋势,是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的加速替代。自主品牌的崛起,除了在电动化这一驱动形式上的弯道超车外,还有智能体验——包括但不限于车机系统、智能驾驶系统、交互体验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传统合资品牌已经被打上了“诺基亚式”的标签。这也让合资产品在中国市场再无溢价能力;第三个趋势,则是中国制造加速走向全球。2023年1~3月中国汽车出口106.9万台,同比增长54%。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车出口39万辆,同比增长87%。此次上海车展国际车企巨头的高管、海外经销商组团出现,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正在加速得到认可。

诚然,国内的汽车行业在2023年1季度是大消费中相对拖后腿的一项。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和新能源汽车国补在2022年底的到期结束导致需求提前释放。2023年1-3月,国内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508.7万辆和505.2万辆,分别同比下滑5.3%和7.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54.1万辆和150.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1%和25.8%。燃油车国六排放标准从A向B的切换使得库存水平较高的一些燃油车企从2月份开始就进行大幅度的降价去库存。面对需求的回落和燃油车大幅降价带来的竞争,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情况,从结果来看,新能源汽车受燃油车降价影响有限,渗透率得到进一步显著提升。前期库存的去化叠加需求端的恢复和发力,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进入恢复阶段,并在丰富的车型供给拉动下渗透率再次迎来跃升。从海外需求来看,美国IRA法案落地后,电动车渗透率大概率将较之前进入进一步抬升阶段。而欧洲在经历去年地缘冲突等因素扰动后,今年也有望重拾增长。此外,除欧美之外的广大其他海外国家和地区目前的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仍然很低,具备巨大的潜力,也是我国电动车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

就锂电池产业链而言,电动车之外的另一需求——电化学储能,目前还处于需求刚开始爆发的从1到10的阶段,像极了2019年的电动车。在储能成本持续下行和新能源相关政策(美国IRA,欧洲REPower EU等)推动下,锂电储能的经济性在迅速提升,目前欧美户用和大型储能将延续高增长态势。而伴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在国家自上而下引导和国内多个省市政策支持下,今年中国国内的发电侧和工商业储能也将迎来爆发。综合来看,2023年全球锂电储能装机量有望继续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尽管就短期而言,受碳酸锂等原材料持续下跌所导致的观望情绪影响,一季度国内储能装机放缓。但目前上游价格已经开始有企稳迹象,预计二季度的招标和装机量就将逐步回归正轨。

需求之外我们再来看看供给。锂电上游资源——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出人意料的从年初40万元/吨一路跌至目前的20万元/吨以下。需求端阶段性降速叠加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下跌,导致产业链进入去库存阶段。头部电池企业2023年一季报显示存货明显下降,产量低于销量。在去库存的影响下,产业链一季报盈利开始出现巨大分化:部分企业毛利率大幅下行。而真正高门槛,竞争格局好的环节中个别具备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仍然体现出盈利能力的韧性。结合主流公司一季报看,我们倾向于认为产业链的去库存阶段已经接近尾声。碳酸锂价格的回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终端产品的经济性,而这也将助力下一轮的需求恢复能够走的更远。

值得注意的是,4月底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指出今年以来的经济复苏“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并提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对于“优势领域“,本次会议提到的正是新能源汽车和涉及电网安全的储能行业。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建设都有望成为下阶段国内政策面发力的方向之一。在政策面的引导和支持下,经历过去库存之后的产业链也将逐步呈现出基本面的改善趋势


END

登录/注册

登录/注册

合格投资者认证

下一步

我已阅读并同意观富资产《用户服务协议》
本人承诺符合特定的合格投资者条件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阁下如有意了解私募投资基金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
1. 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2.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3. 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4. 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

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确认为合格投资者,方可进入页面获取私募基金相关展示信息。
(本站所有信息仅供一般性参考,本站介绍的信息及资料并非旨在为任何投资者或第三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站及其所包含的信息未经观富资产书面同意,任何个人或实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披露,复制或转发给任何其他个人或实体。)

重要声明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阁下如有意了解私募投资基金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

1、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3、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4、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

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确认为合格投资者,方可进入页面获取私募基金相关展示信息。

(本站所有信息仅供一般性参考,本站介绍的信息及资料并非旨在为任何投资者或第三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站及其所包含的信息未经观富资产书面同意,任何个人或实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披露,复制或转发给任何其他个人或实体。)

我已阅读并接受 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