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查看更多内容

ChatGPT:AI照进现实的一道曙光——观富月度观察之“产业焦点”

2023-02-2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几乎所有人都开始谈论这项人工智能的最新突破以及它带来的影响。相比此前的人机交互和AI应用,ChatGPT确实看起来更加智慧和实用。大洋彼岸的科技巨头纷纷投入这场科技浪潮,国内的互联网大厂也开始推出类似的应用予以应对。冷静下来后,我们应该看到尽管其短短两个多月吸引了大量用户注册和使用,普通用户的使用还是停留在尝试、观赏和娱乐等层面。这项划时代的创新仍然面临AI技术固有的难题:如何实现大规模应用和变现。这项应用到底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从中长期的维度会怎样改变产业变迁和发展模式。我们在本篇月报中,着重探讨有关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项怎样逐步实现的创新。学界普遍认为ChatGPT更多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迭代,而不是划时代的突破性创新。从发展史来看,2018年6月,OpenAI发布论文《Improving Language Understanding by Generative Pre-Training》(通过生成式预训练提升语言理解能力),首次提出GPT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此后,GPT 1.0-3.0,CLIP,Diffusion等深度学习模型趋于成熟,阿尔法狗等在围棋等领域也所向披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GPT的这个T是最为关键的,Transformer问世后,迅速取代循环神经网络RNN的系列变种,成为主流的模型架构基础。Transformer从根本上解决了两个关键障碍,首先摆脱了人工标注数据集,其次化顺序计算为并行计算,巨幅降低训练时间。GPT模型依托于Transformer解除了顺序关联和依赖性的前提,提出一个建设性的主张。先通过大量的无监督预训练(Unsupervised pre-training),再通过少量有监督微调(Supervised fine-tunning),来修正其理解能力。变革性的突破就是这样来的,从中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出一条普通人的持续迭代之路?



100%

不管那些固步自封的人如何否认AI的持续进步,过去的发展表明人工智能模型在有些领域中的表现已经优于人类多个数量级,ChatGPT的出现无疑会加剧这一趋势。我们认为以下领域的影响尤为值得关注:

第一,ChatGPT的本质是语言模型,它的强项在于语言的理解、组织和传达,因此以内容为基础的对话类行业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搜索引擎,确实,微软New Bing等已经在投入使用,在AI驱动的New Bing主页,增加扩展式的聊天框,可以针对用户的提问给出交互式答案。浏览器也紧随其上,“聊天”和“编写”被嵌入到Edge浏览器的侧边栏,“聊天”功能让用户能总结其正在浏览的网页或文档,并以对话形式回应查询,提供附有来源引用的信息;“编写”功能则充当写作助手,根据少数开头的提示,帮助用户生成从电邮到社交媒体帖子在内的文本。其它的例子包括客服这样的对话类领域,将持续被人工智能加速替代。

第二,内容创造领域的影响不容小觑。过去对自己高看一头的艺术家们的倔强正在瓦解,从公开渠道的资料看到,ChatGPT虽然在小说创造的层次上还无法比肩《百年孤独》的开头这样的名篇佳作,但是它的可怕在于人工训练下的持续修正和迭代能力。网上有一位漫画家和ChatGPT合作进行漫画创作的文章,整个合作的过程中可以看出,ChatGPT在人类一次又一次的提要求后,所描述的画面越来越专业和具有艺术性。这样的效果主要来自于ChatGPT可以连续根据上下文迭代答案的能力。ChatGPT 能够理解上下文是因为它被训练了对语言的整体理解能力,这种理解能力的一部分包括对上下文的敏感性,也就是说,模型能够识别语境中的关键信息,并根据该信息生成回答。前面讲到的Transformer模型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底层技术,它通过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来学习语料库中的上下文关系。

第三,所谓的专业技术从业者是否该担心自己被替代。医生、律师、教师、甚至更加普通平凡的基金经理一职都将面临严重挑战。以医疗为例,在医生侧,AI技术可以将医生从大量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医生有更多时间来完成高质量高价值的医疗决策,同时AI医生可以在适当的诊疗节点,给予医生更新更细粒度的医学知识支持,提升决策质量。在患者侧,AI技术可以极大改善医疗服务的时间、空间可及性,解决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这里面每一项都意味着一些岗位的消失。在生成任务上,LLM擅长对现有知识的归纳总结,但是当要解决的问题所依赖的数据存在缺失、低质量甚至误导信息时,它就会变得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在医疗领域,这一问题会成为应用落地的瓶颈,特别是在医疗的专科专病细分领域,获取高质且大量的医疗数据无疑是非常困难。与此同时,尽管ChatGTP在某些问题的回答上可能给出一个更好的答案,但它没法对自己作出的回答援引资料进行背书,没法对自己可能出现的错误负责,也没有医生愿意为算法的错误买单。这对于ChatGPT的技术落地而言是一个致命考验。



100%

第四,人工智能结合科技新趋势,包括智能汽车、智能家居,这些应用已经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袭来。我们看到,国内知名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宣布,自动驾驶认知大模型正式升级为DriveGPT,在自动驾驶模型算法方面,全面应用ChatGPT的模型和技术逻辑。类似苹果siri等智能终端与ChatGPT结合后将大幅提升沉浸式交互体验,其整合原有软硬件产品也将带来一定优势。

作为工具的人工智能,目前距离我们的期待肯定有不小的距离。人们对于技术的想象和技术真正大规模应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但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AI无疑已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颠覆式跨越和创新的可能。当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每次被打破时,对应的商业模式也会被重塑,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诉求也会发生变化。

就个人而言,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强化自己区别于AI的能力,可以回想一下当机器取代了大量的手工业者,那些手艺高超的从业者价值反倒更高了。另一方面,ChatGPT可以让所有知识劳动者做一次个体的数字化转型。个体需要开始解绑自己的“工作”,拆解成不同的“任务”,对应不同的“技能”,然后在不同技能上使用不同的AI来替换或支持,重新设计工作流程,达到强化自己的效果。无论对于律师、医生,还是投资人士,是被AI替代还是补强,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和利用。这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必然有大量的就业岗位消失;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对用好AI的少数人来说,能力圈会得到高效的拓展,个人团队化的趋势也会进一步加强。最后,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突然失业,我们应当加强逆商的培养,做好面对它的准备。


END

登录/注册

登录/注册

合格投资者认证

下一步

我已阅读并同意观富资产《用户服务协议》
本人承诺符合特定的合格投资者条件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阁下如有意了解私募投资基金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
1. 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2.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3. 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4. 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

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确认为合格投资者,方可进入页面获取私募基金相关展示信息。
(本站所有信息仅供一般性参考,本站介绍的信息及资料并非旨在为任何投资者或第三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站及其所包含的信息未经观富资产书面同意,任何个人或实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披露,复制或转发给任何其他个人或实体。)

重要声明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阁下如有意了解私募投资基金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

1、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3、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4、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

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确认为合格投资者,方可进入页面获取私募基金相关展示信息。

(本站所有信息仅供一般性参考,本站介绍的信息及资料并非旨在为任何投资者或第三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站及其所包含的信息未经观富资产书面同意,任何个人或实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披露,复制或转发给任何其他个人或实体。)

我已阅读并接受 不接受